除了云祭扫,今年清明我们还可以选择家祭

国学评论字数 2629阅读8分45秒阅读模式

按照往年,春分后不少错峰扫墓的人陆续开始出城祭扫了。但是今年因疫情尚未告一段落,为了有效避免人员扎堆聚集,减少交叉感染,各地纷纷倡导市民在清明期间进行“云祭扫”。

就上海全市经营性公墓(骨灰堂)而言,在清明期间(3月28日~4月12日)推出集体祭扫、网络祭扫、代客祭扫三项服务。

所谓“集体祭扫”是指各公墓将在清明期间,为安葬在本园区的逝者举办一场集体纪念仪式,参加人员为公墓工作人员;

“网络祭扫”是指各公墓将在各自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上开设“网络祭扫平台”,市民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后祭奠亲人;

“代客祭扫”是指市民群众不去现场,委托公墓方祭奠亲人,由公墓方安排工作人员提供擦拭墓碑、鞠躬行礼、敬献鲜花等服务,并把服务过程通过照片反馈市民群众。

虽说这种线上祭扫的形式的确环保又省事儿,却终归让大家感到有些不适应,更有些不安: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里,一直是“死者为大”,丧葬观念十分庄重严肃。云祭扫真的合适吗?

1、脱胎于寒食节的清明节

说丧葬文化前,我们必须要重新来了解一下,清明这个追思缅怀先祖的特别节日。

现代的清明节,实际上是老早三个节日的结合体:上巳节、寒食节、清明节。

上巳节俗称三月三,是古代举行“祓除畔浴”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。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,称为“祓禊”,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、曲水流觞、郊外游春等内容。

而寒食节则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,清明节前一或二日。在这一日,古时禁烟火,只吃冷食。

后世发展中,寒食节又逐渐增加了祭扫、踏青等风俗。绵延两千余年,被当做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。

而清明本身,原只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,最初的主要习俗是踏青郊游。由于历法与算法的关系,清明与寒食节中的“小寒食”(寒食节的第二天)重合率非常高。所以渐渐的,寒食节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。

寒食节不动烟火,只吃凉食,怀念逝者、祭祀先祖的习俗,也以各种方式传承了下来。踏青扫墓,便成为清明时节家家户户的主旋律。

2、厚葬传统并非一蹴而就

作为一个推崇二十四孝、祭祖传统根深蒂固的礼仪之邦,我们已经接受了传统祭扫文化,“网络扫墓”的形式多少看似有些轻浮。

但实际上人们对生死的看待,也走过了从无知到有觉的过程。现今我们所理解的那些传统,亦是发展而来。

古人并非从一开始便推行“厚葬”。《易经繋辞下》有云: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葬之中野,不封不树,丧期无数,後丗圣人易之以棺椁,盖取诸大过。

意思是说,古时候丧葬,用厚厚的木柴裹住尸体,埋葬在荒野中,不聚土为坟,也没有墓碑作为标志。丧礼期限也没有固定时间,家人什么时候想起来了,就来哀悼一番。

汉代儒家典籍《礼记》同样也支持了“不封不树”的说法。

《礼记·王制》:天子七日而殡,七月而葬;诸侯五日而殡,五月而葬;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,三月而葬。三年之丧,自天子达;庶人县封。葬不为雨止,不封不树,丧不贰事。自天子达於庶人,丧从死者,祭从生者,支子不祭。

“不封不树”,也就没有坟墓,扫墓更是无从谈起。

注意最后一句:“丧从死者,祭从生者。”是说丧事(出殡、下葬)诸事以死者为大,如何祭拜,看活人的方便。

坟丘墓的出现已到了春秋晚期,而其普及则是战国时代的事了。慢慢墓葬演变成了一种风俗,甚至发展成为对一些地位尊贵死者的“礼遇”。

3、疫情未散,家祭正当时

而祭祀的理念又支配着祭扫形式。

在先人埋葬地的祭扫,称为墓祭;在专门用于祭祀活动的祠堂进行的称为祠堂祭;还有在灵柩出殡时经过的路边进行的祭拜,称为路祭,而在家中进行的祭奠,即是家祭。

据了解,家祭的历史从数千年前开始。诗人陆游“家祭无忘告乃翁”的名诗句,就曾表明,在家祭时后辈子孙应向先人絮告一番,告慰祖先,以表缅怀之情。

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,家祭的传统渐渐消失。一是因为祭祀被视为“四旧”扫除了,二是因为当时上海人大多是蜗居,实在找不到一块10平方米大小的空间来进行家祭。况且,那时的家祭要烧锡箔纸钱,安全成为问题。

到了20世纪80年代上海开始兴建公墓,后升级为墓园,从此墓园祭扫便自然而然成为了主流。

就今年特殊时期而言,家祭可能是最合适的一种祭祀方式。它具有极大的分散性,可以避免人流汇聚到上海各个墓园的窘迫情况,亦可以避免社会资源的过度消耗乃至浪费,还能有效阻隔疫情传播。

通常而言,家祭需要准备三类物品。

一是逝者的象征物(通常为肖像照片)。二是祭品。包括电子蜡烛、水果等。三是敬献的花卉。可选用多种色彩和类型的花卉,不必限制于雏菊、白菊、黄菊之类。一个完整的家祭仪式流程依次包括献祭品、献花卉、献歌、献祭文、献礼。时间可以控制在20分钟左右。

那么家祭的时候,是否需要烧纸钱呢?

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,无论是丧葬还是祭奠,都要隆重表达出对故人的怀念与记忆,甚至是不惜物力。

汉代尤其盛行厚葬之风,金银珠宝全都用上。宋朝由于造纸工艺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,火葬、纸钱便作为送人“最后一程”的物资,好让死者在“那边”也能有吃有穿有钱。

实际上我们今天烧纸,也不是真的相信“阴曹地府”,而是“给故人”的一种红包。逝者已然作古,但对于他们的情感仍需得到延展,我们民族又是以一种极为世俗化的方式去延续这样的情感,才有了冥币的形式。让这笔“压岁钱”以肉体消亡的形式——火化,伴随着自己的情感,去追随故人。

不过出于环保和安全考虑,自然是不推荐大家在家祭时烧纸的。如果一定要烧,也得格外注意,千万别把楼道里搞得乌烟瘴气,被人投诉。

至于那边的亲人一定能收到吗?贴一个问答吧~

总的来说,人类最原始的信仰有两种:一是天地信仰,二是祖先信仰。古人的天命观可以说是以德配天、以孝祭祖。

《史记.礼书》中说,“天地者,生之本也;先祖者,类之本也。”意思是祭祀天地,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;而祭祀祖先,则在尽孝道,感谢赐予生命之恩。清明节亦是由这种天命观形成的祭祀天地神灵、祖先的节日。

而丧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虽有糟粕存在,但这却是中国人重视血缘关系、宗族关系、姓氏关系的体现,也是维系一个家族或是宗族的重要手段。

从某种意义上说,清明祭扫是人们祭奠祖先、缅怀亲人的一种“刚需”,具有一定的仪式感,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,也是清明节得以传承的原因之一。

但我们在承认传统仪式的同时,也不能拘泥于仪式,而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。如果“慎终追远”是个人的情感心理之需,“民德归厚”则是其所达致的社会目的。

参考链接:@何许人,给过世的人烧纸是不是一种文化陋习@杨充,关于中国传统文化,人去世后为什么要烧纸钱?丁长友:【战疫】疫情之下,清明如何祭扫

继续阅读
  • 本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yiabs.com/16926.html

发表评论